当前位置: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 杭网评论 > 杭媒评集
莫让“封号圈”坏了网络生态
2025-02-17 15:21:46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这段时间,有不少短视频博主向媒体反映,他们遭遇了有组织的网络敲诈勒索。这些人通过伪造内容涉嫌违法的聊天记录等手段对视频博主进行敲诈,“不给钱就封号”——他们用这些伪造的内容向短视频平台投诉,让平台封禁这些博主的短视频账号。有的博主拒绝给钱,结果还真的被短视频平台封禁了账号。

通过恶意举报来索要钱财,再一次突破了大多数人的认知。近年来,各大网络平台都畅通了举报功能,鼓励大家举报网络上的有害信息。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净化网络环境。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动起了歪脑筋,伪造虚假内容,对他人进行不实举报。这些人在网络上有组织地聚集在一起,自称“封号圈”。这种做法破坏了网络秩序,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果还向对方索要钱财,更涉嫌敲诈勒索,是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这些人为什么能得逞?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网络平台对于举报的审核把关不严,没有仔细审核举报者提交的内容,让恶意举报者钻了空子。如此一来,又更会助长恶意举报者的嚣张气焰,让更多的博主成为潜在受害者。

“封号圈”恶意举报诬陷他人,行为十分恶劣,必须严厉打击,斩草除根。消除这种现象,首先需要各大网络平台加强对举报内容的甄别。尽管网络平台有义务消除有害信息,但也不能矫枉过正,不能有举报就处罚。对于用户提交的举报信息,平台有必要加强审核,通过技术手段剔除那些造假的内容。同时,平台还应完善申诉机制,让那些被举报的用户提交合理解释,通过交互印证来还原真相,避免无辜的用户被恶意举报。

更进一步看,如果有人伪造材料,以举报为要挟,向网络博主索要钱财,已经涉嫌敲诈勒索等刑事犯罪。对此,司法部门要对这种行为坚决打击。敲诈勒索他人,不论在线下还是网上,都应当受到法律的惩罚。只有让敲诈勒索者付出法律的代价,才能遏制恶意举报等乱象。

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让所有人都受益。消除网络上的有害信息,离不开大家的积极举报,但如果有人滥用这一权利,这本身就破坏了网络生态。只有不纵不枉,查明事实,才能让大家共享清朗的网络空间。

    来源:杭州日报—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作者:王俊勇    编辑:沈雁容    
    迎接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