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近日,消费纠纷类话题备受关注。先有打假博主举报良品铺子“酸辣粉没有粉”“藕粉掺杂木薯淀粉”,后有央视曝光生产端销售端线上线下“约定俗成”以飞丝冒充羽绒欺骗消费者。种种乱象让人不禁要问,市场上“货不对板”“以次充好”的问题为何屡禁不止?
“二三百的羽绒服,就是图它便宜,管它真假干嘛,能穿就行,如果都是七八百的真羽绒服,打工人就买不起了”“某平台为什么能够火,因为下沉市场足够大,比起商品是否正品,他们更看重价格”。在部分消费者看来,仿佛低价就是生产伪劣产品的“通行证”,价格低的商品就不必要求质量。但假如大家都只关注价格的低廉,也不在乎质量的话,长期来看,必然是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未来市场将充斥伪劣产品,最后为这个“恶果”买单的仍然是广大消费者。
因此,必须加强监管力度,守好市场“大门”。没有羽绒的“羽绒服”是如何拿到合格证的?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流入市场的产品合法合规,“货价对板”。如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上线“浙食链”,建起覆盖食品生产、销售全链条的闭环溯源管理体系,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此外,浙江省市场监管互联网执法办案平台也在杭州上线,通过这一平台,执法机关可以高效制止、查处网络违法违规行为,提高办案效率。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
其次,要引导企业诚信规范经营。职能部门可以通过执法方式改变、规范市场环境、推动信用监管体系等方式,挤压伪劣产品的市场空间,引导企业诚信规范经营。今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理念 推行服务型执法的指导意见》,要求执法模式从以处罚为主转向注重服务,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高效、公平的市场监管体系,引导企业合法合理合规经营。近日,杭州市印发了《杭州市全面打造“最讲信用的城市”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实施意见》,通过提升社会的信用度来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反过来也必将促使商家诚信经营。
此外,要降低维权难度,提高消费者市场主体意识。此前打假博主曝光良品铺子产品“配料表造假”时,现场遇到诸多阻挠,打假博主辨假专业性高,鉴定证明文件齐全,但在打假工作中仍遇到重重阻碍,普通消费者维权难度只会更大。如何降低消费者维权难度,鼓励消费者积极主动参与到举报造假售假的工作中,是值得探索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