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 杭网评论 > 印月三谈
博物馆文创何以“圈粉”年轻人
2024-11-21 14:20:01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 开云中国

近日,博物馆文创风潮备受关注。从河南博物馆的考古盲盒、湖北博物馆的越王勾践文创周边,到甘肃博物馆的“麻辣烫”毛绒玩具,再到近期风靡一时的国博凤冠冰箱贴……这些产品不仅成功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更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阵阵热潮。

根据《2024年文创行业报告》,90后和00后是文创消费的主力军,那么年轻人为何越来越喜欢博物馆文创呢?

其一在于“有意思”。过去,博物馆文物往往给人一种距离感,而文创产品却将这些文物以新奇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甘肃博物馆的麻辣烫玩偶,以独特的创意将美食与文物形象结合,打破了人们对文物的刻板印象,让文创产品不再是枯燥的历史复刻,而是充满趣味的生活用品或小摆件。

其二是 “有审美”。这几年,博物馆文创在设计上紧跟时代审美潮流。无论是丑萌可爱的“马踏飞燕”玩偶,还是造型精美的凤冠冰箱贴,都在造型设计、色彩搭配上下足了功夫,既保留了文物的特色与精髓,又以现代审美对作品进行了重新塑造。

其三是 “能社交”。如今,拥有几件独特的文创产品成为年轻人展示个性与文化品味的一种方式。当他们在朋友圈分享自己拥有的文创产品时,也吸引了同好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形成一种社交话题。

当然,博物馆文创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创意等因素都可能宣告一个产品的失败。那么要如何做,才能“圈粉”年轻一代,实现用小文创带动大发展呢?

独特创意是前提。博物馆文创不能只是简单地复制文物外形,更要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内涵,再进行创新开发。比如可以将文物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出具有互动性的文创产品,或者将不同文物元素进行创意组合,开发出全新的形象与产品。

文化底蕴是根基。文创产品终究是文化的载体,如果脱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只是普通的商品。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文创开发过程中,要精准地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年轻人在购买和使用文创产品时,能够真正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妙处,从而产生对文化的热爱之情。

情感共鸣是关键。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曾说,“如果我们不能用年轻人的语言讲述历史,我们将失去年轻人,而年轻人,将失去历史。”文创产品要触动年轻人的内心,就要找到与他们情感的连接点,打造共通的语言空间。用他们听得懂、看得懂、愿意听、愿意看的方式,去创作产品,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变迁。


来源: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作者:柳依笛、丁琼洁    编辑:沈雁容    
新中式旅游: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共鸣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