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乡村博物馆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传承文化、促进乡村振兴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浙江从2021年9月启动了乡村博物馆建设项目以来,已有超800家乡村博物馆通过验收,为乡村社区注入活力与教育价值。如此多的乡村博物馆有兴起之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避免重复、千篇一律的建设,以及如何能够让它们长久运营下去发挥该有的功效。
拓宽展品征集渠道且明确产权归属与管理机制。乡村博物馆应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乡村文化的瑰宝,也是博物馆展品的重要来源。博物馆可与村民、家族、学校、研究机构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鼓励单位、个人捐赠或出借展品。像余杭区青瓷博物馆在今年暑期引进了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蒋同磊的青瓷作品,同时配套打通鑫藏修公益书屋资源,给前来参观游学的游客提供了优质体验,同时营造了一种常来常新的新鲜感。
拓宽展品来源的同时,乡村博物馆也应当对每一件展品的产权进行清晰界定,从而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权属争议。在此基础上,乡村博物馆还需构建一套科学全面的管理体系,涵盖日常运营、展品保护、安全维护、游客服务等多个方面。为确保管理的专业性和高效性,可倡导村民、专家、学者及文化工作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优势互补、协同合作。
杭州市已将乡村博物馆建设纳入“一十百千万”计划,2022、2024两年被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在制度建设方面,杭州市于2023年发布《杭州市乡村(社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试行)》,规范藏品管理;浙江省也于2022年印发《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为乡村博物馆的建立和管理提供了方向。
呈现多元化的展览方式。乡村博物馆在布展中,除了增加展品以达到丰富的表达文化的方式外,还应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将展品数字化呈现,将展览内容具象化,与观众产生多层次的融合互动,让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更直观地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像余杭区中泰竹笛展示馆通过融合传统与现代科技,将馆内陈列的烤炉、老式打孔机、刻刀等老物件变得生动活泼,为游客提供了立体沉浸式的体验,从而增强参观的印象,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打卡”,形成良好美誉度的传播。
构建长效运营机制。一套完善的长效运营机制可以确保乡村博物馆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支热情、专业、敬业的志愿者团队将是馆方与游客之间的重要桥梁;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可以确保博物馆运营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博物馆还可尝试建立有效的社区参与模式,让村民与游客适度参与运营的各个环节中,以此不断优化运营策略与服务品质,为游客提供更加贴心、周到、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余杭区百丈镇通过运用市场化思维和商业运营模式,实施“博物馆+”战略,开发文化创意产品销售额已超百万;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推行乡村博物馆合伙人计划……实现了博物馆的自我造血、可持续发展,并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
随着一批批融合地方特色的乡村博物馆陆续向公众开放,乡村文化将得到更为全面且深刻地挖掘与呈现。政府、企业、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与乡村博物馆共同开辟出一条既能留住乡愁记忆,又能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乡村文化发展新路径,从而为乡村地区的文化振兴和旅游增添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