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日前,“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小学部解散班级微信群”一事,引发家长老师关注热议。现实中,一些中小学家校信息联络群却成了“信息轰炸”的重灾区,老师发布通知、家长回复确认,信息往来频繁且琐碎,让不少老师和家长直呼“压力山大”。解散联络群的提议看似是对这一现状的直接回应,但实则可能忽视了家校沟通的本质需求。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积极探索优化家校沟通新方式
繁杂的沟通方式让家长“头疼”,信息过载不可取。家校联络群不该成为老师和家长的负担源。2023年秋季学期初,教育部门公开发布《家校沟通优化指导意见》提到,家校沟通应坚持高效、简洁的原则,避免不必要的信息干扰,确保沟通质量。显然,现在的家校沟通渠道存在交流随意分散,个人信息混杂等情况,可能导致影响老师、家长正常生活节奏、信息传达不准确、“聊天记录可能被误转发或不当保存”等问题,让家长老师在沟通交通过程中倍感压力。
沟通方式应该让家长“轻松”,流程简化不可少。学校和教育平台应在为家校提供多样化沟通渠道的同时,精简沟通流程,减少无效信息的传递,尤其是减少不必要的回复和确认环节,打造清爽的沟通环境。此外,相关平台在开发新功能时,应该注重用户体验,设计简洁明了的操作界面,确保老师和家长能够快速上手,享受便捷的沟通体验。
信息交流更应该让家长“舒心”,情绪波动不可有。家长和老师都应更加冷静地处理家校关系,于家长而言,要理解老师的辛苦,避免在群内过度讨论或提出不合理要求;于老师而言,要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及时回应关切,共同营造良好的家校氛围。教育部门需通过制定明确的沟通规范来指导家校沟通,明确沟通的内容和方式,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指导。开展家校沟通培训活动,提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能力,并对不当沟通行为进行引导纠正,维护家校关系的和谐稳定。此外,设置家校沟通反馈渠道,鼓励家长和老师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沟通方式。
只有真正以减轻家长和老师压力、提升家校沟通效率为基石,构建和谐的沟通环境,大家才能更加乐于参与其中,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为孩子的全面成长与发展添砖加瓦。家校沟通,这不仅仅是一场信息的交流,更是一场爱的传递与汇聚。让我们携手并进,用更加轻松、更加舒心的方式,共同守护这份关乎孩子未来的美好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