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面对日趋激烈的科技竞争态势,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源源不断脱颖而出的青年人才则是推动这一进程的中坚力量。数据显示,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已低于45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达80%以上。
青年人才最具“我自岿然不动”的初心定力,是新时代科技发展的“劲草真金”。古语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强调了在寻觅人才、发掘人才和举荐人才中需不拘一格,要有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青年科技人才正处于创新和创造力的高峰,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擅长捕捉前沿和新兴技术趋势,是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中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科研团队竞相展示前沿趋势的高精尖产品和创意十足的研究项目,展现了青年科技人才的勃勃朝气,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贡献青年人的力量。
科技现代化需要有不搞“花头精”、唯有“求实”和“稳重”的精神底色。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知识创新不断更迭,需要青年科技人才勇担使命,不畏艰难,敢于开拓。青年人才不仅要蓄积干劲,更需要坚毅智慧。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沃野良田,这本就不是件易事,如果没有敢拼敢为的精神,没有上下求索的底气,不具备淡泊名利的品格,不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实难在科学探究与创新的道路上直达远方。潜心研究意味着艰辛, 需要青年英杰静心笃志,创造出推动“中国科技功夫”活力无限。
立志千秋基业,当属人才为本。为青年的成才成长搭梯子,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公平环境,实现青年人才在众多科研领域“扛大旗”的美好愿景,确保科技工作基业长青。在科学大众化的时代,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是人才,每个人都可以是“名角儿”。要让青年人才更具冲劲,这就要求社会各界要经常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为他们提供更加广阔的赛道和更加肥沃的培养土壤。用心发掘人才,用情培养人才,助力青年人才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担当大任,激发青年人才的创新热情。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青年人才以青春之名扛起担当作为,以青春之力创造实绩,才能确保中国科技航船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