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尊匠崇技,重塑能工巧匠之荣光。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然而,社会上仍不乏“学历至上、轻视技能”的观念。因此,各地各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提升技能人才的经济收益;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扬工匠精神,让尊匠崇技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搭建多层次的技能展示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渴望掌握技术的人有机会学习精湛技艺,成为新一代能工巧匠,不断激发年轻人对技能学习的热情。
育匠育才,夯实能工巧匠之根基。人才是国家强盛之基,是民族复兴之本。要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大国强,在技之精;“智”造兴,在匠之心。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育匠育才体系:资金扶持方面,探索设立“育匠育才基金”,为能工巧匠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开展技术创新,为激发创新潜能保驾护航;制度保障方面,出台相应人才评价机制,打破身份、学历、资历等重重壁垒,注重人才技能,完善技能、职称相适应的薪酬体系;职业教育方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结合地方实际优化课程体系,让技能人才学到更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提升技能。
搭台展途,拓宽能工巧匠之天地。时代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传统行业与新兴技术融合日益加深,为能工巧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更高挑战。要推动建立联合技能人才的创新平台,积极引入科研机构并加强合作,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平台,促进技能人才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鼓励能工巧匠参与科研项目,共同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建立国际技能认证体系,为我国技能人才获取国际认可搭建桥梁,拓宽能工巧匠的国际视野,助力技术达人在国际舞台上展现风采,进一步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