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宝藏小众城市”再次成为年轻人青睐的目标,以疗愈减压为目的的出游占比约25%。一股“奔县”游的独特潮流悄然兴起,一个个县域小城组成的旅游下沉市场,正释放出强劲动能,并开始在全国旅游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
县域旅游的火爆并非偶然。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结构不断变化,呈现出市场下沉、旅游目的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县域文旅越来越受到关注。疫情后,为复苏乡村文旅经济,中央和地方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助推县域旅游的发展,政策利好下,旅游业成为一些有条件、有资源县城的重要产业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大部分年轻人的旅游观开始“返璞归真”,相较于传统的高人气旅游打卡地,随着县域景区基础设施的提升和住宿服务的优化,越来越多追求松弛感、高品质旅游体验的消费者,更愿意“沉浸式”感受县城的“烟火气”,来一场纯粹的“疗愈之旅”。
“奔县旅游”不仅满足了年轻人对旅游体验的新期待,还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当地吃、住、行、游、购、娱等全产业链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撑,有望成为未来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泼天流量降临小城,试图抓住“风口”的县域旅游仍面临诸多挑战。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不高,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都可能造成县域旅游“踩了雷”“滤镜碎一地”的尴尬。因此,“宝藏小众城市”要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最大化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才能将一时“流量”变为长期“留量”。
更进一步讲,特色才是县域旅游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县城在完善文旅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切忌盲目“抄作业”,同质化的景点设计、复制粘贴的打卡元素,让下沉游客的旅行体验大打折扣。在一个个“宝藏小众城市”被挖掘、被看见的今天,县域旅游要跳出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的同质化窠臼,深入挖掘和利用自身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培育新的文旅业态,探索“旅游+”模式,为游客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文旅体验。唯有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新路子,才能在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突出重围”,成为魅力经久不息的真正“宝藏”。
“奔县旅游”的兴起,标志着我国县域旅游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小众城市要积极主动地探寻自我发展的道路,永葆“宝藏”特色,持续破圈发力,不断开辟县域旅游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