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党员干部欲续文化自信新篇章,学思践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持续增强厚积薄发的精神力量。
弘扬红色主旋律,“不畏浮云遮望眼”高举伟大旗帜。百年历史,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锻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武器。党员干部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用“小康”“共富”“民为本”“天下为公”等群众熟稔的中国式智慧把精神讲深说透,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党员干部是红色根脉的坚定赓续者。伟大使命鞭策着我们,念好革命史诗,用百年建党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无数先辈的血汗结晶补钙坚骨,塑造我们党鲜明的气节和品格,让红色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树立永不倾倒的旗帜。
根植传统厚基础,“一枝一叶总关情”凝聚党心民心。立物易,立心难,守江山守的是“民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把“民心”紧紧拧在一起。近几年来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三星堆考古取得新发现、良渚古城申遗成功、大运河文化焕发新光彩等举国振奋的成就,鼓舞着14亿人民的心。辉煌成就离不开千万人民的跬步积累,我们要善于在工作中发掘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传承精华,点燃群众的民族认同感。党员干部是传统文化走向大众的“快递员”,要创新工作方法,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抖音平台、微信视频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文化礼堂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将多元、深刻、生动的优秀传统文化送入群众家门,让五千年的优秀文明真正发挥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顺应世界大潮流,“海不辞水成其大”展示中国形象。让优秀的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向世界展示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是当代人的责任。“只此青绿”“汉语桥”“云敦煌”等成功案例掀起世界文化新潮流。国家版本馆、盛世修典展、德寿宫“红”的佳绩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风采。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正在全球加速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世界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树立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大局观。立足岗位,砥砺学习,用好科技力量,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涵,讲好中国故事,传好中国声音,助力中华文明搭上时代的“快车”驶向世界、驶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