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当今社会,网络无处不在。网络空间与实物空间并行不悖,交集多多。
近日,以“网聚文明力量,奋进伟大征程”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主论坛环节发布了《中国网络文明发展报告2023》,高屋建瓴,全景展示了我国网络空间建设在网络空间思想旗帜、文化建设、道德示范、行为规范、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文明创建、交流互鉴等8 个方面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显著成就。当然,大会也对网络暴力、谣言及AI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探讨。
在网络空间蓬勃发展的另一面,网络谣言、暴力时有所见,造成的社会伤害不可小觑。国家有关部门也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等文件、法规。据有关统计,最近几个月,杭州警方就发现惩处网络谣言线索260条,清理网络谣言信息2200余条。在依法打击网络谣言、严厉惩治网络暴力行为的同时,更需要正本清源,媒体及公众的媒介素养亟待加强,努力阻断谣言的二次传播、铲除网暴的公众基础,双管齐下地维护网络清朗。
几乎所有的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事件,都离不开不明真相、缺少质疑思辨能力的群众的围观转发,以至添油加醋,无形中推波助澜,甚至成了可恶的“帮凶”。
其实,互联网也是一种新媒介,网络也是一种新媒体。因此,在这个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信息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亟待加强。所谓媒介素养是指媒体及公众在面对不同媒体各种众说纷纭的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专业新闻媒体、网站是我们生活中的最大信息源。因此,首先要加强的是媒体从业人员,包括自媒体等融媒体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强化新闻、传播学等专业的媒体素养课程设置。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一些专业媒体稍有不慎就会暴出假新闻,一不小心就成了网络谣言的传声筒、滋生地。打铁还需自身硬,专业媒体必须有去伪存真的火眼金睛,有守土有责的真正担当。这对记者、编辑(包括自媒体大V)等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也亟待同步加强,从娃娃抓起,纳入到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之中。因为这个多媒体时代,婴儿出生后,进行社交、游戏,就会被五彩缤纷、声情并茂的网络世界所包围。提升公众媒介素养,人们是主动而理性地抵制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的法宝。
数字时代,AI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正在大踏步地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文明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明建设迫在眉睫。提高公众媒介素养不仅是网络风清气正的应有之义,也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