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苏州大学学生赵某峰多次盗用女性同学、好友的照片,恶意p图发到色情网站上并造黄谣;南华大学男生何某某造女同学黄谣,P女同学不雅图片牟利……近日,多起类似事件连续发生,让“造黄谣”一词成为舆论热议焦点。
造谣伤人令人愤慨,更涉嫌违法。目前,上述两名男生都已受到相应处理——苏州大学给予赵某峰开除学籍处分,公安机关也已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赵某峰犯传播淫秽物品罪被处以拘留10天;南华大学同样开除何某某学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消何某某推免生录取资格,公安机关也已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处理结果可谓大快人心。从事件曝光到处理结果公布,时间之短也展示出相关部门打击此类行为的决心。不过,梳理网络谣言伤人事件,依然令人心情沉重。谣言是久被诟病的互联网痼疾。造谣传谣,虽然不会对受害者造成外在的伤口,但在心理上的伤害却不亚于刀剑。键盘之下暗藏锋刃,造黄谣对女性的伤害尤其深切,是一种严重的人格侮辱。
此前,南航员工偷拍并羞辱女高中同学,郑州轻工业大学一男生盗取女生的照片造黄谣,都曾引发过社会热议。就在不久前,杭州女孩郑灵华离世,她因为染了一头粉发与爷爷合影,而遭遇大规模网络暴力。不少人利用她发布的照片,编造“染头发的是陪酒女”“老人带病考取研究生,还娶了一个小女生”等谣言,对她进行污蔑侮辱。最终,郑灵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不幸去世。
悲剧警示我们:“按键”伤人,足以致命。但受害者维权之难,却令人心痛。在苏州大学这起事件中,受害女生花了6个月的时间,“化身”侦探想出种种办法进行删选比对,并与多名受害者合作,才最终锁定嫌疑人。这半年中的痛苦煎熬,外人恐怕难以想象。但在处理结果公布之后,网上却有少量声音认为开除学籍过于严厉,涉事男生“多年的努力白费了”。
事实上,学校开除学籍,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这已经是相对较轻的处罚。不妨参考“杭州女子取快递被网暴”案。杭州的谷女士在取快递时被郎某偷拍视频并发到网络,郎某还与朋友何某编造“女子出轨快递小哥”等内容,引发大量针对谷女士的网络暴力。最终,郎某、何某因诽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该案入选了2020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写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成为最高检指导性案例。
可见,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造成严重影响的造谣行为,完全可以自诉转公诉,适用刑法,以侮辱诽谤罪定性。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通过信息网络实施前述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造黄谣事件频频发生,从侧面展示出受害者维权之难和造谣者违法成本之低。要遏制不法者的恶念恶行,唯有让法律长出“铁齿铜牙”,将实施不法侵害者“咬”出痛感。
一方面,受害者要大胆拿起法律的武器,及时取证固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适时向法院提起诉讼。另一方面,司法机关应提高对类似案件的重视程度,及时“亮剑”,展开调查,尽早将造谣者从网络“阴暗的角落”揪出。并根据事实,依法从重处罚,办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件。这既是对公众关注的有力回应,也是对潜在不法行为的震慑。唯有如此,才能让无辜者远离网络“暗箭”,让法律真正成为守法者的护身“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