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凸显了国家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视,让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备受鼓舞、信心倍增。
民营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重要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可以说,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保障民生和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先行者,民营经济既是浙江的活力所在,更是浙江的鲜明特色。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作为民间资本集聚、创业冲动和冒险精神“集合体”的民营经济,在浙江这片改革开放热土上扎根成长,枝繁叶茂。从“半壁江山”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扩张期,再到大转型、大提升和国际化的今天,无论是规模质量、运行机制,还是引领效应和推动作用,浙江民营经济经历了“凤凰涅槃”般的蜕变与发展。“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特别是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到底,着力营造亲商、扶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掀起了又一个发展高潮。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当前,浙江民营经济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正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这个挑战包含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宏观调控、金融风险和市场变化等。面对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亟须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努力实现民营经济增长方式全面转型、竞争能力全面提升、发展环境全面改善。
“民营企业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政策的‘阳光雨露’。”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需要加强政策协调性,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细、落实,为民营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利好,让其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简政不是减责,不是当甩手掌柜”。科学有效地开展监管,才符合“放管结合”的本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想企业之所想、忧企业之所忧、急企业之所急,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滴灌”式服务,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努力打造对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和服务链条。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需要从法制层面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破解民营经济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让民营企业享受到平等待遇,提振民营企业投资信心,实现民营经济发展“路路畅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在营造实干兴邦、实业报国的良好社会氛围的同时,要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不断激发民营企业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让其消除顾虑,轻装上阵,大显身手,磨炼“硬功夫”,练就“软实力”,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再创辉煌、再立新功!
“心无旁骛创新创造,乘风破浪勇立潮头”。坚信,以实际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必将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持续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民营企业创造活力充分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