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近期,直播带货行业的头部主播频频“翻车”,引发社会关注和热议。近年来,庞大的互联网流量让直播带货行业日益兴旺,但层出不穷的产品质量问题、虚假宣传、低俗擦边等乱象却一直伴生其中,使消费者权益严重受损。
流量为“王”的直播带货行业为何频频“翻车”?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选品不严、法律监管不足、主播自身责任意识不强等。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协同,多措并举,营造清朗的网络直播环境,重塑直播带货行业整体信誉,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前有“澳门葡记非澳门”,后有“红薯粉条无红薯”,一些头部主播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选择售卖贴牌、白牌甚至冒牌商品, “货不对版”进一步加速了口碑破产。选品是立身之本,没有好的商品,主播讲得再天花乱坠也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主播及其机构在选品上要加强自我监管和行业自律,优化选品和品控流程,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对所推广的商品进行严格评估,展现出更高的责任性和专业性,筛选出具有良好口碑和性能的商品,保证产品质量。
一些“翻车”的主播在道歉、赔偿乃至封禁一段时间之后,又“卷土重来”,有网友质疑网络主播犯错成本太低。因此,直播带货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亟须完善,要明确主播、平台、商家等各方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为监管部门提供明确的执法依据,构建一个更加健康、透明、公平的直播带货环境,全链条对带货主播套牢法律责任的“紧箍咒”,从而有效遏制各种带货乱象。
此外,平台监管仍存在漏洞,未能从根源上对主播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这就对直播平台的监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主播带货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虚假宣传,平台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下架涉事商品视频、限制其带货权限、减少流量支持,甚至暂停其直播资格,以严惩不贷的态度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作用,引导主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直播带货频频“翻车”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里,只有在法律和社会的共同监管下,主播、商家和平台共同承担起相应责任,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直播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