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 杭网评论 > 印月三谈
爱心暑托班要防创新中的“内卷”
2024-08-20 10:00:00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在这个炎炎夏日,当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成为城市最动听的旋律时,爱心暑托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既为家长解忧,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然而,这一社会公益之举,是教育创新的新作品,也悄然滑向了“内卷”。 

爱心暑托班,以其独特的公益性质,创新性地解决了“孩子放假、家长上班,谁来看管孩子”的难题,让孩子们的假期不再孤单,更在寓教于乐中拓宽了其视野、增长了其知识。它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尝试,让“全人教育”的理念在暑期得以延续,照亮了孩子们成长的道路,展现了社会创新的力量。

然而,随着爱心暑托班的普及与发展,机构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部分暑托班开始追求过于“高大上”的课程设置,从传统的兴趣班扩展到奥数、编程等“超前学习”领域,试图通过“特色”来吸引家长眼球。这种趋势,虽看似丰富了选择,实则却让原本旨在减负的暑托班,悄然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暑期补课。孩子们甚至无法享受快乐假期,不得不面对无形的压力与比较,这种隐藏式内卷让人不禁担忧其是否背离了初衷。

平衡之道,让爱心与创新同行。面对爱心暑托班可能从创新滑向“内卷”的风险,我们更应寻求平衡之道。一方面,应坚持其公益性与普惠性,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暑期生活,而非成为少数人的“精英训练营”;另一方面,鼓励创新,但创新应聚焦于孩子全面发展与兴趣培养,而非单一的知识灌输或成绩比拼;其次,应加强监管与引导,确保暑托班内容符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规律,让爱心与创新真正携手,共同为孩子们编织一个快乐、充实、无压力的暑期时光。

爱心暑托班作为社会公益的亮点,其本质是爱的传递与创新的实践。我们应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其发展,既要肯定其积极意义,也要警惕潜在的“内卷”风险,共同守护这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希望,让暑假能够成为每一个孩子成长路上宝贵的财富。

来源: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作者:黄蕊娜    编辑:郑秋青    
体谅与尊重:夏日炎炎下的温情呼唤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