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 杭网评论 > 印月三谈
莫让卡牌盲盒“硬控”青少年
2024-08-06 17:01:34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近期,卡牌盲盒等新式消费品在青少年群体中迅速走红,尤其以“小马宝莉”等IP为原型的卡牌盲盒更是畅销一时。然而,这种看似无害的娱乐方式,却悄然在青少年中引发了一场消费“漩涡”。为了得到一张稀有卡,青少年们动辄花费几十元甚至数千元。个别青少年更是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瞒着父母半年花费上万元。不让卡牌盲盒“硬控”青少年,教育和规范必须双管齐下。

培植“阳光”课堂,让家庭教育“活”起来。当孩子沉迷于抽盒拆卡,家长需要放下身段,以朋友的身份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卡牌盲盒,以及这些活动给他们带来了哪些乐趣和成就感。在沟通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孩子进行理性分析,让他们明白卡牌盲盒的意义有限,可以试着把目光投向其他的兴趣爱好。如果孩子确实对这一事物情有独钟,家长也不宜过分打压,可以与孩子约定只有在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后,才能获得购买机会,以此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责任感。

开设“阳光”活动,让健康心理“亮”起来。不少青少年在追求稀有卡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攀比心理,将卡牌视为“社交货币”,相互炫耀和交易,使得卡牌价格水涨船高,失去了原本的娱乐性质。作为“树人”的沃土,学校一方面要严令禁止学生在课堂上玩乐把弄卡牌盲盒,同时加强对校园周边商铺的监管,禁止或限制在校园内及周边销售卡牌盲盒,减少学生的接触机会;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兴趣小组、体育比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和健康社交的机会,减少青少年对卡牌盲盒的过度关注。

营造“阳光”氛围,让外部监管“严”起来。卡牌盲盒之所以在青少年群体中形成不良之风,正是拆卡直播在幕后添了一把“火”。直播间里,主播们通过快速拆卡、展示稀有卡牌等方式,不断刺激青少年的购买欲望。对此,平台方面要筑好第一道防线,在用户购买卡牌盲盒或进入相关直播间时,进行年龄验证,防止未成年人绕过限制进行消费。对涉及未成年人沉迷卡牌盲盒的直播,理应进行限流、降权或封禁处理,从严遏制不良之风的“肆意生长”。

强国之强,在于有如斯青年。今天的少年儿童是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良好氛围和有效的治理机制,才能让青少年脱离卡牌盲盒的“硬控”,沐浴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来源: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作者:杨沁钰    编辑:郑秋青    
青春逐梦 拼搏无悔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