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近几年暑期,强调寓教于乐的研学旅行成为中小学生的流行选择,“缅怀致敬红色游”“炫酷工业科技游”“三星堆探秘”“玄武湖生态之旅”……多样化、定制化的研学游路线琳琅满目。研学游的兴起,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更新相关,也离不开当下消费方向转变。研学旅行之于中小学生的意义,便是通过“游”这一更轻松的载体,最终达到“学”的效果。
在“游”时体悟真情实感之“学”。与学校课堂的教学相比,研学旅行的独特在于其多出的一份“实地感”和“真情感”。学生跳出课本,前往原生态的绿地,感受自然物候之变;在民俗村感受不同文化的碰撞,参与一项非遗的学习;去文化古迹,体味历史的变迁;在一流学府与学长对话,窥见未来职业选择的方向。现场体验的真实感不仅能给学生带去更长久的记忆体验,也更能培养共情能力。
于“游”中促成亲子交往之“学”。亲子研学不失为一种增进情感交流的途径。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到研学之中,在共同学习的同时,他们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多;从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时空,亲子间的交流也会更频繁,心与心的距离也会被拉近。
在“游”中探索个人成长之“学”。利用研学旅行所提供的大课堂,让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提高在实践中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充分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虽然学生并不一定能够牢记美景、文物或是遗迹本身的知识点,但旅行途中如何依靠指路牌或地图导航找到目的地,如何与人交往等一系列生活技能得到锻炼,让学生获得成长。
火热的暑期研学游,不仅为中小学生找到一个寓教于乐的好方式,也为不少地方发展文旅事业提供了新思路。但高质量的研学旅行归根到底是“学”与“游”的平衡,而非换个地方开班补课,也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景点打卡,只有不断优化研学产品,让研学游不流于形式,才能真正地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