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 杭网评论 > 杭媒评集
“一口价”不能模糊“含金量”
2024-07-23 16:34:21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所谓“一口价”黄金饰品,源于商家推出的一种销售模式,只标注价格、含金量、工艺,而不展示克重,其卖点侧重于工艺和款式。近日,有消费者反映,他们在一些商店买了“一口价”黄金饰品,如果按重量折算,这些“一口价”黄金饰品的单克售价,远远超过市场上的黄金价格,并且在换购时困难重重。

“一口价”黄金饰品引发的纠纷,大背景是国际金价的飙升。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持续上升,许多消费者开始关注黄金制品。不论是以“克”计重销售的黄金制品,还是“一口价”黄金饰品,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就看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如果消费者需要投资黄金,期望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那更适合购买标明单克价格的黄金制品。如果更看重装饰作用,则可以考虑“一口价”黄金饰品。

但引发纠纷的根源就在于,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商家有没有说清楚计价方式等关键内容?从已经出现的消费者的投诉来看,商家往往在消费者选购时进行了误导,混淆了两种计价方式,干扰了消费者的判断。有的商家还使用了“精品黄金”“超值折扣”等概念模糊的词语,涉嫌诱导消费、价格欺诈等行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一口价”黄金饰品本身没有问题,但在销售时,应当标注清楚它的重量、成分等信息,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在信息对等的情况下,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消费者对黄金珠宝首饰的投诉量大幅增加,投诉的问题主要包括产品质量、纯度、成分与标称不符,实际“含金量”远低于宣传标准,以及“一口价”黄金计价模式不透明等。

面对黄金消费市场的持续火热,商家想抓住热点增加收益,这种想法很正常。不过,经营中应当少玩套路,诚信才是长远经营之本。监管部门也应及时对黄金消费领域的计价方式、成分含量等进行监督规范,让消费者明明白白交易。黄金消费,最关键还是得确保“含金量”。

来源:杭州日报—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作者:王俊勇    编辑:郑秋青    
为“AI写作”立好规矩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