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 杭网评论 > 印月三谈
文博“造星”助推传统文化入脑入心
2024-07-22 17:01:54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正值暑期,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型博物馆吸引了大批游客。近日,杭州博物馆的影青釉里红冰箱贴成为新晋“明星”圈粉无数,每天都有人排长队抢购。冰箱贴原型是杭州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元代影青釉里红高足杯,随着文创冰箱贴的走红,这件文物也广为人知,由此让传统文化走入了百姓寻常家。无论是意外走红还是实力出圈,文博“造星”是与时俱进之举,也是传承推广传统文化的有益之举。

守正创新,以“匠心”推动“造星”。文博圈的“明星”不在少数,比如东汉铜奔马、三星堆青铜面具等等。博物馆是文创产品的天然“文化创意池”,文物资源为文创产品的创意开发提供了灵感来源。杭州博物馆“小破杯”走红的一个原因在于冰箱贴为手工上色,且还原了文物裂纹和粉色晕染效果,很多人是被其“颜值”吸引。所以文物的选择以及特征的把握很重要。文创产品不能粗制滥造,需要精雕细琢,还原文物本来的历史文化气质,延伸产品也可以多元化一些,兼具收藏和实用的功能。找到网红属性,以富有网感的语言为“明星”们宣传造势,势必水到渠成,圈粉无数。

加强互动,以“科技”推动“造星”。如今的文物展览早已过了静态物品展示的年代,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也让历史文化的传递有了更多互动性和可探索性。四川博物院的“重返三星堆——古蜀王国奇幻之旅VR沉浸式体验展”、北京今日美术馆的“神话在哪里:上古宇宙的奇幻冒险”沉浸式主题展等展览中,参观者戴上VR等数字设备,就能身临其境,穿越时空,感受到更鲜活、更生动的历史文化。除了文物“造星”,各类博物馆、展览也应具备创新思维,拥抱科技,结合地方特色,制造更多交互体验场景,让文物、历史人物动起来,用具象化的方式表达传统文化的内涵,吸引更多粉丝为自己的文博爱豆打Call。

中华文明灿若星河,文博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的一大体现。如何让热度长久持续,让热度范围更广,我们就需要以更新的思维,更现代化的表达让普通大众愿意“追星”。

来源: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作者:朱婷婷    编辑:郑秋青    
考古如何“圈粉”青少年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