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近日,《我的阿勒泰》在网络上掀起了观剧热潮,作品以新疆阿勒泰为舞台,通过一系列温馨感人的故事,鲜活展示了当地的风情民俗与居民的精神世界,观众仿佛亲身漫步于阿勒泰的山川湖泊,感受源自大地深处的质朴与纯净。该剧赢得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不仅是一个文艺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促进文艺作品回归本质、服务人民,要更好地涵养地气、底气、生气,实现文艺作品与社会发展共生共荣。
接住地气,挖掘地域文化,展现真实魅力。文艺作品要想增强社会影响力,需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将地域的历史文脉、现实生活、精神气质真实生动地呈现出来,展现其真实魅力。《我的阿勒泰》之所以能够引起共鸣,正是因为它真实地展现了阿勒泰地区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人文精神。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繁花》的同名热播电视剧,同样抓住了上海的城市品格,演绎这座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在时代浪潮中的无限活力。中华大地广袤多元的地域文化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从文化源头出发,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才能创作出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进而增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增强底气,贴近人民生活,反映时代精神。文艺不是抽象的存在,必然联结着一定的社会与时代,文艺作品的源头活水更要从生活中来,这样观众才能听得懂、看得懂,进而引起共鸣。《我的阿勒泰》贴近阿勒泰人民的生活,反映了真实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因此更能打动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这需要文艺工作者更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时代发展,创作出更多反映人民心声、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灌注生气,创新艺术表达,提升艺术感染力。创新艺术表达,是文艺作品的灵魂所在,这要求我们跳出传统框架,用新颖的视角和手法,去探索、去创造,让艺术的边界不断拓展。而提升艺术感染力,则需要我们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用真挚的情感去触动人心,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艺术的海洋中找到共鸣。只有这样,文艺作品才能成为跨越时空的桥梁,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不同的文化与心灵。在艺术表达上,《我的阿勒泰》大胆创新,将传统叙事与现代文学手法相结合,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阿勒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打造接住地气、增强底气、灌注生气的文艺作品,是当前文艺创作的核心课题。唯有涵养“三气”,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贴近人民生活、创新艺术表达,文艺作品方能更好地展现真实魅力、反映时代精神、提升艺术感染力,扎根祖国大地,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