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 杭网评论 > 热点聚焦 > 社会民生
做好人才“引育留用”,杭州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3-08-15 16:23:26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近日,杭州市建德大同镇农创客郎学渊荣获杭州乡村振兴“金犁奖”。为了解决农产品走不出去难题,他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了育秧中心“育好苗”、粮二代“种好稻”、电商达人“卖好米”的产业链生态,2022年农创客团队销售额高达1.3亿,并带动周边100余名群众就地就业,成为了带领大同镇乡民共同富裕的领军人之一。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培育特色农业,还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还是规范乡村治理,都离不开高质量人才的支撑。但现阶段,农村人口老龄化、缺人才、留不住人等问题,是制约“三农”发展的重要因素。杭州通过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激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推动共同富裕。

“引”。“筑巢”才能“引凤”来。让人才愿意来乡村,必须得乡村自身有吸引力。二十年来,杭州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向着“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开展美丽乡村、数字乡村、未来乡村“三村联动”建设。截至今年6月,杭州已启动建设美丽乡村特色村90个、未来乡村145个,培育打造了17个美丽乡村国际旅游体验点,12条市级未来乡村共富引领带。“梧桐花开,凤凰自来。”随着乡村就业、交通、医疗、环境、教育等配套的升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知识分子返乡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作为全省“千万工程”、未来乡村的代表,萧山区梅林村建设“四好农村路”“乡村书房”“美好生活中心”等,为村民打造了15分钟品质生活圈。同时,梅林村还与周边4个村入股成立了强村公司,五村联动,片区运营,以现代农业科创为抓手做大产业,实现村集体和村民的收益“双增收”。良好的生活环境、产业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

“育”。健全人才培育体系,充分发挥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是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的关键一步。乡村振兴的人才培育工作必须立足乡村发展的现实需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体系,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企业办学等多方发力的人才培养格局,重视数字技术赋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作为全市“三农”兴旺发展的重要阵地,钱塘区与浙江财经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合作,共同打造河庄街道150亩稻田,取得不错成效,探索走出了一条区校统战融合的新路径。临安区清凉峰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把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干劲的职业农民培育成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在种养殖、餐饮民宿、乡村旅游等多领域打造乡村“人才引擎”。

“留”。鸟择良木而栖,人择君子而处。要想留住人才,则需多措并举为人才提供合适“舞台”,聚焦人才服务保障,为返乡来乡人才生活就业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平台。

今年,建德市通过人大立法程序,将每年的6月5日设立为建德农创日,极大提升了建德农创客群体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持续推动人才工作站建设,健全专家工作站、博士创新站、农创客中心等阵地建设,持续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返乡留乡创新创业。

“用”。人才引得进,更需用得好。为更好的发挥人才对乡村振兴新引擎作用,浙江推进乡村职业经理人制度,引入懂农村、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或团队参与乡村运营。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做好“浙江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组织工作的通知》,2023年计划招收100名乡村CEO,培训推行双师帮带、分阶培养、多维教学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线上线下同步开课,开设村庄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布局、农业品牌建设、农村数字化管理、财务运作、产品营销策划等多类型特色课程,助力人才在推进乡村振兴,探路共同富裕上发挥最大动能。

今年5月,西湖区转塘街道聘用中国美院6位大咖为“艺术村长”,6位“艺术村长”入驻结对村社,推动“艺术振兴乡村”,打造更具西湖标志性和辨识度的中国式现代化未来乡村样板。

建德市莲花镇 唐勤

来源: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作者:唐勤    编辑:郑秋青    
杭州地铁强冷弱冷“变温车厢”很贴心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