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 杭网评论 > 印月三谈
加强监管刻不容缓 破除“重形式轻实际”问题
2023-08-09 17:06:00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近日公布了一份报告,揭示了自治区一所高校的科教振兴资金审计情况。报告显示,该校累计获得科研经费1.31亿元,实施科研项目862个,但成果转化率为零。该现象引起了网络的热议,对此,舆论认为加强监管刻不容缓,破除“重形式轻实际”问题。

加强科研经费监管刻不容缓。科研本身就是资金大熔炉,投入研发最终不一定取得成果,要做的是有没有贪腐挪用的情况等等。高校管理部门需要深入分析问题原因,加强科研管理和项目评估,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价值,更好地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31亿与0,让人思考的不是数字,而是数据背后的问题。1.31亿不是小数字,这么多科研经费到底去研究什么了?申请的这些课题值不值的研究?很多科研单位或团队打着所谓“卡脖子技术研究”、“数字经济”等国家关注的问题,巧立名目,大做文章,骗取纳税人的钱,霍霍国家经费,阻碍了社会科学发展,这种现象要深挖细查。

高校科研评价重形式轻实际。目前这样的现象可能是高校所面临的体制和环境压力的产物。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下,高校常常面临着“发表论文”和“获得项目资金”等数量型指标的压力,而这可能导致了对实际科研质量和成果转化的忽视。花费大量经费搞科研却依旧被卡脖子,症结其实不在于论文,而在形式主义的评价体系,因此,科研经费的使用需要更加注重实效,高校科研团队应不断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理性看待科研成果转化问题。首先不能排除该学校的科研水平或者科研项目的“不实用”,但也应理性看待“市场转化率”的问题:一是基础科学的研究,不能动不动就用转化率来评价;二是低投入科研难出成果或者让科研胎死腹中;三是低水平的成果转化,生命力也有限,难以对社会形成有效贡献。说实话,网友们看到巨额经费没有转换成果的新闻时有各种各样的联想很正常,但客观来讲做科研也确实不是一下就能研究成功的,还是要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去审核申报的项目,避免有些人套用资金;同时,对于真正做科研的人也要大度一点,不能因为没有做出成就就全盘否定。

来源: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作者:宋晓果    编辑:郑秋青    
做好农村基层养老服务的“三大法宝”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