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 杭网评论 > 杭州视角
野猪被调出“三有”名录之后
2023-07-10 15:56:53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国家林草局近日公布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叶麂、寿带等野生动物列入了新“三有”名录,而在部分地区致害严重的野猪已被调出名录。“三有”名录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制定,野猪曾于2000年列入。

对“三有”名录适时调整,将野猪调出,体现动态平衡原则。这些年,人与野猪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在我住地附近,近年来就曾发生多起野猪群体“进城”事件,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而在许多乡村,越靠近山脚,番薯等庄稼地几乎都已无法耕作,野猪伤人的事屡有发生。2022年,浙江农林大学朱臻教授团队在钱江源国家公园开展野生动物肇事调查工作时发现,近五年户均农业受灾面积比例从17%增加到23%,由于野生动物肇事带来的户均农业受灾损失增加了近3倍。数据显示,全国28个省份有野猪分布,其中26个省份的857个县(市、区)存在野猪致害,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当初野猪稀少,所以要特别保护;如今“猪”多为患,所以也要对其适当节制。诚如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金崑所说:“野猪这一物种已不存在生存威胁,很多区域种群数量过高,符合调整基本原则。”

但需要强调的是,野猪被调出“三有”名录,并不意味着从此就能对其滥捕滥杀。我们仍然要坚持保护优先原则不动摇,找准猎捕与保护之间的平衡点,科学施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否则,难免陷入“滥捕滥杀—数量锐减—保护—泛滥成灾—滥捕滥杀”的窠臼。而且野猪虽有危害,但并非“害兽”。有研究表明,野猪翻土拱地的习性,能够有效促进森林的健康演替。同时,自然界中许多植物的种子也通过野猪的进食和活动来进行传播。所以即便在野猪为患严重的地区,相关捕杀行为也应该以政府为主导,科学审慎控制捕杀数量,而且要对捕杀的野猪做无害化处理,严禁流向餐桌,谨防一些人因利益驱动对野猪进行滥捕滥杀。

来源:杭州日报—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作者:涂建敏    编辑:郑秋青    
对围观起哄不能只有谴责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