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又是一年毕业季,满载着学识和收获的莘莘学子们告别校园,踏入社会,也即将奔往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到,美好祝愿背后存在的隐忧。2023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预计再一次创下历史新高,相比去年增加82万人,高达1158万人。
国家统计局指出“我国的就业结构矛盾突出,高技能人才短缺,大龄低技能人才求职困难,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共存”。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在欣喜于青年人才队伍的日益壮大的同时,也不由得为青年学子们的求职季感到担忧。
高等教育飞速扩张,高学历竞争日益激烈。2023年4月6日“中国青年网”文章《北京市教委:硕士博士毕业人数超过本科》指出,北京市教委发布数据,今年北京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预计约为16.08万人,本科毕业生预计约为13.61万人,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毕业生。高学历人才日益增多,而市场可匹配的岗位却未能充分满足需求。也就导致了我们今天看到的,7万名研究生、21万本科生送外卖的人才市场现状。
人才培育模式面临转型,“应用型”人才成市场热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金字塔形的。高校不仅要培养研究型人才,也要树立应用型办学理念,培养青年一代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当前的人才市场上,大量高等教育人才接受的专业教育偏向于理论研究,而缺少实践应用,而我国作为世界少有的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制造业大国,对于技术人员的职业教育却仍与世界前列有所差距。教育部会同发改委等五部委发布《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
广阔天地有青春挥洒的更大舞台。近期,关于“脱不下的孔乙己长衫”在年轻人中间走红,这本是一种自嘲,却也体现了当今的社会焦虑:一方面农村、基层、西部地区有大量人才缺口,另一方面,“格子间”“写字楼”的白领生活好像成了年轻人唯一追逐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我们应当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引导更开阔的就业视角,让有志于为乡村振兴、中西部振兴战略而奋斗的年轻人能够留得下来、大展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