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经连续10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越来越重视阅读,读书在当代社会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发出贺信,对党员干部提出带头学习、修身养志的要求,也鼓励群众一起阅读,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今年,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浙江杭州举办,展示全民阅读工作成果、开设云上大会元宇宙分会场、开办“读书夜市””,浙江杭州一起邀大家感受阅读的乐趣,分享阅读的快乐。
在信息快速迭代、热点不断更新的今天,能够静下心来,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让书香氤氲“浙”座城,是一种难能的可贵。“携书如历三千世,无书唯度一平生”,多读书,让我们可以用有限的时间去体验无限的人生,从一本本好书中汲取精神的养分。我们并未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时代,但是我们能从书中看到父辈、祖辈的奋斗史,我们如他们一般平凡,但是也能如他们那般不懈,“这黄土地上养育出来的人,尽管穿戴土俗,文化粗浅,但精人、能人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稠密”,在书中,我们总能找到精神的标杆:《风声》中的家国情怀,《大医》中的医者仁心,无不是岁月沉淀后的磅礴力量,是书中浩然与正气,等待我们一一探索与追寻。
在信息繁杂、注重流量的时代,能够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捕获想要的信息,让“求索”的脚步不停,也是一种可贵。“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这个纸质书籍被电子书籍“冲击”、短视频称王的时代,知识的获取也已经不拘泥于一张纸、一段文字。读好书是获取知识,听有声书也是获取知识,看短视频也可以是获取知识,只要从中有所得、有所悟,就不存在所谓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有14.9%的成年国民倾向于“电子阅读器阅读”和“网络在线阅读”;有近10%的成年国民倾向于“听书”;“视频讲书”在阅读方式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知识的获取来源不一,精神的涵养也不是一蹴而就,世界读书日的意义并不在于提醒我们读“一日之书”,而是让我们在一日又一日的阅读中学会思考、充实自我,让书香漫过“浙”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