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我们都点过外卖,但或许从没关注过为我们送上美食的“外卖小哥”;我们关注外卖什么时候到达,却未必知道有多少人在为餐饮配送“保驾护航”。近日,杭州出台《杭州市网络餐饮外卖配送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成为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首个颁布网络餐饮外卖配送管理规定的城市。
《办法》吸收了杭州近年来在食品安全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信用联合惩戒、监管数据共建共享、外卖骑手和车辆数字化监管、阳光厨房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先行先试,通过地方立法进一步规范网络餐饮外卖配送活动,保障网络餐饮外卖消费安全,维护经营者、消费者和网约配送员的合法权益。
外卖行业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兴起的新经济新业态。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外卖业务从需求端为餐饮行业创造了更多市场机会,促进了餐饮业营收和利润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外卖对餐饮企业利润增量的贡献同比增长56%,餐饮业总营收与总利润的增量中,分别有75%和65%是由外卖拉动的。疫情期间,外卖行业更是蓬勃发展,成为战疫保供不可或缺的力量。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外卖服务参与主体多且复杂,服务过程尚缺乏细化规范,“外卖小哥”权益时常得不到保障,食品安全仍需进一步“绷紧弦”。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外卖行业发展必须跨过的“坎”。在新经济新业态发展上向来“领跑”的杭州,再次率先给出了答案。
《办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将过去被忽视的“外卖小哥”放到了“聚光灯”下,关注他们的痛点、难点,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排忧解难。目前,杭州市共有网约配送员约33.9万名,日均活跃骑手约为4.3万人。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杭州本地人,他们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保障?《办法》做出了重点规定。例如:
“鼓励平台经营者、餐饮提供者和送餐经营者向网约配送员提供与职业伤害有关的商业保险方案。”
“应当完善网约配送员工作报酬规则,制定合理的单笔配送报酬和工作量考核要求,明确工作报酬发放时间、方式,并按时足额发放。”
“网约配送员在法定节假日、恶劣天气、夜间等情形下送餐的,鼓励平台经营者、餐饮提供者、送餐经营者提高单笔配送报酬或者适当给予补贴……”
当然,充分保障劳动者权益,也并不意味着遏制行业发展。《办法》还致力于完善行业管理规范,推动商家、用户、骑手和生态伙伴协作共赢,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再次,《办法》还关注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比如,明确“骑手”身份,要求“采取技术措施,供消费者查询餐饮外卖配送信息、配送状态”,要求“向消费者公开电话、网络等投诉途径”“避免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或者因评价行为受到威胁、侮辱、恐吓等干扰”等,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为劳动者发声,为行业发展护航。杭州率先为“外卖小哥”立法,进一步织密了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护网,为他们追求职业发展和美好生活创造了条件。这是这个城市的温度,也是一个行业发展的人性化表达。外卖经济在稳就业、促发展方面作用明显。《办法》中的探索和智慧,必将在实践中凝结为新的宝贵经验,为更大范围内的行业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