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 杭网评论 > 热点聚焦 > 社会民生
缅怀与新生:清明节里的绿色传承与环保祭奠
2023-04-06 16:01:52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忆亲人、祭先烈、踏青游,又是一年清明,寄托哀思之时。随着近些年文明祭扫的大力宣传、市民文明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清明节也逐渐展现出了绿色、健康、环保的新传统特点。

在纪念逝去的亲人方面,焚香烧纸,明火灯烛等传统祭祀行为大大减少,网上祭扫和鲜花祭扫逐渐取代传统的祭扫方式。杭州第二公墓内,市民游先生前来祭奠家中的长辈。“我们在‘杭州民政’公众号上预约后前来祭扫。我们家一直选择的是鲜花祭扫,重要的是心意!”。

有些家属已经开始选择生态葬、树葬等绿色殡葬方式,以此来尊重逝去的亲人,同时也让生命回归自然。种下亲人生前最喜欢的植物,将已逝亲人的骨灰撒入大海,表达对他们的思念。此外,家庭成员间会通过各种方式讲述逝去的亲人的故事,用言语和行动传承家风家教,弘扬传统美德。

许多学校也会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瞻仰英雄陵园、观看纪录片等多种形式,追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使年轻一代更加深刻地了解革命历程,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精神。

虽然今年的清明假期只有一天时间,但许多市民依然选择了踏青出游。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生命的活力。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收获生活的愉悦。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户外活动的绿色、环保,垃圾分类、不乱丢垃圾等环保行为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而在清明节期间,各地的民俗活动也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命力,青团就是这个时节不可或缺的点心。在余杭径山,村民们上山采摘最鲜嫩的“黄泥拱”,带着泥土芬芳的毛笋被切成小丁,与腌肉、香干等食材混合在一起放入锅中翻炒,猪油浸润的笋肉闪着诱人的光泽,释放出阵阵美味的香气。接着将美味的馅料包入艾草、糯米粉等混合制成的外皮中,上蒸屉等待15分钟新鲜出炉。不同于细沙馅的甜口青团,这是属于春天的美味在舌尖绽放。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珍视这些绿色、健康、环保的创新,让它们成为节日中的重要元素。以环保的方式纪念逝去的亲人、追忆革命先烈,用言语和行动传承家风家教,弘扬传统美德。在传承中,我们重拾初心,汇聚对生命的感动和前进的力量,让清明节成为了一个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节日。

来源: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作者:史游瀚    编辑:郑秋青    
潮评丨​打破“加班文化”桎梏 不能只靠热搜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