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评
近日,一则“杭州两学校班级多人发热,下周停课”的消息在网络流传,并迅速冲上热搜,部分家长开始产生焦虑情绪。就在消息发酵之际,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发布权威消息释疑解惑,省市媒体第一时间跟进报道,快速的反应、坦诚的态度、透明的信息让可能产生的恐慌情绪消散在春日阳光里。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以来,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场“烟火气”回归,经济社会活力进一步释放,人们的心态也日趋平稳放松。但是,病毒致病力减弱,给人群带来的整体健康风险趋于缓和,并不代表就此消失。新形势下,仍然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应对新冠病毒感染带来的风险。而实践一再证明,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是一剂抗疫“良药”。
三年抗疫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信息缺乏、沟通不畅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出现焦虑、恐慌等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破坏,但是,信息公开透明却是有效的“恐慌消除剂”。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回应群众关切,其重要性并不亚于直接与病毒作斗争,是而是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从19日晚相关学校发布停课通知,家长焦急询问“是不是新一波新冠感染高峰要来了”,到当晚学校公布学生发热人数、发热原因等关键信息,从次日清晨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三所学校学生的感染总体情况,澄清“并不代表新一波流行的开始”,并介绍杭州平稳有序实施“乙类乙管”各项措施情况,到媒体探访各大医院发热门诊,发现新冠患者人数并无明显增加……仅仅一个晚上,关键信息及时公布,群众关切迅速回应,围绕事件相关的各项疑问一一得到解答。微博上,一条“不遮遮掩掩才是负责态度”的评论获得众人点赞。家长们照常将孩子送进校园,没有人因为担心校园疫情而请假。
安民心、强信心,实践再一次证明信息公开透明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也再一次展现了我国抗疫战场上一贯以来的开诚布公的工作作风。近年来,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推进,各项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从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从新闻发言人制度逐步确立,到一场场新闻发布会的召开,公开透明已经不是某一事件、某一领域的“专属待遇”,而是成为一种制度体系。“大喇叭”有大声音,小道消息就没了市场。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体系,传递着信心,凝聚着力量。
公开才能公正,透明才有公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提高透明度,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接受人民监督。”无论是在疫情防控,还是在各项政务、党务工作中,信息公开透明的重要性都越来越突出。以公开透明释疑解惑、凝聚共识,就一定能够汇聚民心、增强信心、激发力量,驱散笼罩在前行路上的阴霾,战胜风险挑战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