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痛的,不过于至亲之人的离世;最震惊的,不过于身边人的背叛。要是同时遭遇这两件事,恐怕再坚强的人也可能会失去理智。很不幸,“蓝色钱江”纵火事故就是这样的一个悲剧。
家属内心的悲痛,恐怕不是我们这些旁观者所能够体会的,我们所能做的大概也就是提供一点点的道义上的支持。可就是在这样的支持里,我们也还是看到了有人“鱼目混珠”。网友们的声援,早在事件发生的当天就传遍了网络。在各色各样的帖子里,我们不难看到所谓的“还原”,所谓的“真相”,所谓的“内幕”,但深究起来,确实一个比一个更不负责任的谣言。更有甚者,把完全无关人士的照片贴出来,声称是受害者一家,供网友祭奠。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不利于事实真相的水落石出,更是对受害者家属的二次伤害,还对不相关人士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这些谣言的始作俑者,其心可诛,而“善良”的网友们,也要擦亮自己的双眼,不要让自己的“善良”被“无良”的人利用,让自己从“谣言”的受害者,变成“网络暴力”的参与者。
随着事件调查的一步步推进,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本该承担起照顾雇主、保护孩子责任的保姆,却成了扼杀他们生命的“恶魔”,人性的阴暗面令人胆寒。网友的声援又掀起了另一轮高潮。在口诛笔伐保姆人性丧失的同时,舆论的关注点更多得投向了“蓝色钱江”的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绿城集团。房屋质量和消防保障设施是否过关,事故发生后物业工作人员是否作为,都成了网友质疑的焦点。而和受害者家属一次又一次的呼吁、投诉、抗议和网友们的一轮又一轮的质疑、谴责、批评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绿城集团的一再沉默。
丧亲之痛,痛何如哉。家属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于情,该把和这事件有关的责任人都杖毙在道德的棍棒下。可理性地来看,这样做于事无补。当今社会,网络传播发达,信息爆炸,一个舆论的热点很快会被另一个舆论热点所取代,说来可能残酷,“蓝色钱江”纵火案的受害者也将很快淹没在网络信息的浪潮中,被舆论所遗忘。可对于受害者家属来说,悲伤的阴霾却不会那么容易散去。既然网络舆论的力量终归不是最终的助力,不如早点诉诸司法途径。人命关天,保姆的罪责执法部门已有定论,那么物业在这起事件中究竟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相信在受害者家属启动司法诉讼程序后,也会有个定论。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面对作恶者,道德谴责的声浪再高,也只能是辅助手段,利用得不好,还会让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致使真相被掩盖,谣言四起。惟有通过司法的手段,讲证据、讲理性,才能维护受害者的终极权利。
上一篇: 舆论散去之后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