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绍兴@未来——写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之际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3-09-22 09:32   

“你好,亚运!”

这是历史名城绍兴对杭州亚运会的深情呼唤。

明天,9月23日,秋分之节气,丰收之节日,万众期待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将在钱塘江畔隆重开幕。

从北京到广州再到杭州,跨越33年光阴,中国三次举办亚运会,见证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刻录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坚定步伐。

“心心相融,@未来。”此刻,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8270多平方公里沃土和530多万居民的历史名城绍兴,与亚洲人民一起共期待、向未来。

新亚运,新机遇

历史名城,喜逢盛会。

2015年9月16日,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杭州获得2022年亚运会主办权。

5500多公里外的绍兴,一片沸腾!从那一刻开始,亚运梦的种子,播进绍兴,播进这座从山阴时代走来、奔向湾区时代的历史名城。杭州亚运会共有1个主办城市、5个协办城市,绍兴是承办比赛项目最多的协办城市。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向世界呈现一场“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是使命,更是担当。

家门口的国际盛会,是展示发展新成就、展现城市新形象、注入发展新动能的新机遇!必将为绍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为绍兴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注入持久的动力!

把握机遇,拥抱亚运,绍兴全力以赴!

“站在‘国之大事、省之要事’高度,以主人翁的姿态、东道主的作为,抢抓杭州亚运会窗口机遇,坚持与杭同城同标同创同频,实施亚运城市行动计划……”杭州成功申办亚运会以来,绍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周密部署。“亚运城市行动计划”“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等写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

成立杭州亚运会绍兴分指挥部,组建绍兴市亚筹办,设立“1办13组”,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全方位、系统化、高标准统筹推进亚运城市建设、亚运赛事筹备、亚运氛围营造等各项工作。

从擂响筹备战鼓,到锚定每个节点、每个环节、每个细节,环环相扣、无缝衔接,争分夺秒、精益求精,举全市之力交出杭州亚运会的“绍兴答卷”——8年,2900多个日日夜夜镌刻奋斗足迹,见证从梦想到梦圆的不平凡历程。

仅今年以来,绍兴共组织、指导、承办国家级和省级赛事45场次、其他市级赛事活动82场次、区级赛事活动265场次、群众性迎亚运赛事活动1000余场次,为迎接亚运盛会打下坚实桩基。

不以山海为远,心连千里共好。当亚运遇上绍兴,当古城遇上未来,必将创造更多精彩。

绍兴城,焕新颜

9月11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薪火”来到绍兴。170位火炬手,接力奔跑9.7公里,自鲁迅故里西门出发,跑过古城北大门,一路向北跨越镜湖大桥,至绍兴市奥体中心止。

从历史跑向未来,从古城跑向新城。这是历史名城绍兴向世界展示形象的机会,也是接受世界检阅的时刻。

鲁迅故里门口,摄影师秦金林早上6点就出来“蹲点”了,80岁的他拍过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盛况,“这是我第三次拍摄火炬传递,用镜头记录名城绍兴越来越好。”

“绍兴是一座有颜值、有内涵、有实力的城市。”央视主持人、绍兴囡劳春燕在火炬传递直播中点赞家乡,“看火炬传递,是(我)重新认识家乡的过程。”

一条线路,是绍兴城市风采的缩影。在亚运会筹办过程中,向着“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办赛目标,绍兴持续深入开展迎亚运“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三大提升行动,全面塑造内外兼修的名城形象,让每个角落都清洁、美丽、温暖、动人,真切可感。

城市品质提升,增进民生福祉。一个“市域30分钟、杭甬30分钟、上海60分钟通达”的“336交通圈”基本形成;一批精品亚运工程、亚运特色空间让城市更灵动;30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一新、10个城乡风貌样板区、15个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相继涌现……名城绍兴,焕发青春活力。

城市治理提升,擦亮幸福底色。打造最清洁城市“410”行动,开展城市功能优化、单元美化、家具洁化、治理序化等4方面、10类工作的创建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开发“城市枫桥”数字应用,构建城市精细化治理闭环网络……名城绍兴,绽放“治慧”之光。

城市文明提升,涵养有礼品格。亚运会筹备以来,围绕棒垒球馆、奥体中心、羊山攀岩馆、柯岩风景区、书圣故里等重点区域,打造了10条城市志愿服务风景带,并设置64个亚运重点志愿服务岗、3个“亚运驿站”,完成20个“微笑纺都·青年E站”亚运志愿服务小屋改造。名城绍兴,因文明而动人。

夜幕下,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灯光闪烁,球场周边是龙山书院、运动草坪、养育托管点、山姆超市……“想不到,以前住在城乡接合部,现在住进未来社区。”家住附近的陈梅琴牵着宠物狗遛弯,她的话语里流淌满满的幸福感。文明遛狗,她的背包里常备小铲子和塑料袋等清洁工具,“亚运来了,我们一起守护美丽!”

当城市与赛事双向奔赴,美好的故事如约而至。

薪火传,正青春

如果把亚运会比作一扇窗,透过在中国举办的三次亚运会,能清晰地看到一个东方大国的现代化之路,看到亚运会薪火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回望8年,绍兴筹办亚运会步履铿锵坚定,坚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将匠心与科技融合,向世界奉献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盛会。

这将是一场绿色的盛会,传递绿色发展的强音。被誉为“岩壁芭蕾”的国际赛场——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场馆,是绿色亚运的代表之作。形似白色蚕茧,东西通透,人造岩壁赛道和羊山石城的自然风光相映成趣,美轮美奂。许多人有所不知的是,这里原本是一座废弃矿山。“千丝万缕”的设计感背后,是设计团队和工程队用“千笔万画”“千测万量”的匠心制作,才书写了绿色变身的传奇。

这将是一场智能的盛会,感受前沿科技的窗口。搭载雷达和视觉相机,造型类似太空舱,既无驾驶室也没有方向盘……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外部道路上,自动驾驶的巴士前阵子已完成接驳测试。从球馆内看完比赛的市民搭乘无人巴士,按时到达地铁站。这辆巴士搭载的自动驾驶系统,实现车身附近的覆盖扫描,具有车道保持、超级巡航、自动避障等功能。数字赋能,科技加码,为观众安心享受亚运赛事的“速度和激情”保驾护航。

这将是一场节俭的盛会,追求持久利用的效应。“能改不建”,改建或临建的竞赛场馆中,大量使用装配式建筑与可循环、可再生材料,这样的应用在绍兴场馆建设中比比皆是。改造提升后的绍兴市奥体中心体育馆是亚运会篮球项目比赛场馆。场馆内,由10余个显示屏组成的斗屏格外显眼。通过这个斗屏,可全面地观看现场比赛,做到无死角。把钱花在刀刃处,小小斗屏大大提升了观众的观赛体验。

这将是一场文明的盛会,展示最美城市的形象。这两天,越城区灵芝街道的菲索幼儿园(绍兴校区)外方校长、新西兰人布兰顿当起亚运志愿者的视频火爆出圈。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明实践活动,激活每一位市民的主人翁意识,让志愿服务触手可及。如今行走在绍兴大街小巷,总能看到一个个“红马甲”活跃的身影……绍兴共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活动940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62万人次。

明天,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余名运动员,相聚浙江,体验杭州亚运会的青春活力!

绍兴人,共期待

9月16日,杭州亚运村开村,杭州湾会计学苑绍兴运动员接待饭店同步启用。这标志着绍兴亚运接待工作从全力筹办转向全面运行。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杭州亚运会延期举办,从去年的中秋之约变成今年的秋分之诺。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绍兴对亚运盛会的殷殷期待和倾情付出。

8年摩拳擦掌,只为张开怀抱、拥抱世界。开放包容、奉献担当的底色,历史名城绍兴千年未变。

亚运倒计时50天,绍兴柯桥鉴湖足球场,7000多平方米的足球场草坪青翠欲滴。“从一开始进场,就在这里负责建设、保障工作,差不多像一个孩子一样,已经3年了。”邵宁宁黑瘦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邵宁宁是绍兴柯桥鉴湖足球场场馆设施保障主任,2020年9月,他入驻鉴湖足球场,负责场馆改造建设,2022年4月竣工验收后,负责场馆设施保障。灌溉、打药、修剪、梳草……无论严寒酷暑,他悉心呵护这块对于他来说像孩子一样的草坪。过去8年里,无数像邵宁宁这样的人,坚守、耕耘在“亚运战场”。

他们开启了“亚运时间”。每天凌晨4点半“开工”,拿着扫把,沿着延安路、投醪河路、望花路等,超过6公里的马路上来回踱步清扫,这是蒲敏芬和2700多名越城区环卫同行的“亚运时间”,分分秒秒维护城市道路的干净整洁。

他们守护着“亚运平安”。日行3万步,用脚步丈量每一米的平安,这是越城区公安分局皋埠派出所教导员谢峻石最近半年的工作常态。谢峻石是绍兴奥体中心体育馆的安保负责人,他也是数以万计“平安亚运”的守护卫士之一。

他们创造了“亚运精度”。在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每一次亚运测试赛背后,是对数百名工作人员的高强度考验,所有人的配合误差小到“微秒”计,这是一群人用智慧和汗水凝聚的“亚运精度”。

他们倾注着“亚运热情”。“家门口的亚运会,必须去现场支持他比赛!”绍兴籍短跑名将谢震业的父亲谢刚强坦言,因为备战杭州亚运会,父子俩联络并不多,他期待在赛场上好好看看儿子的表现。“大家一起看比赛,为绍兴加油!为中国加油!为亚洲加油!”

亚运来到绍兴,点亮无数平凡人心中的亚运梦、中国梦。

绍兴,“绍奕世之宏林,兴百年之丕绪”。

“你好,朋友!让我们一起@未来!”这是历史名城绍兴对杭州亚运会的美好憧憬!

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何超群 周梦琪  编辑:陈俊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