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监测组报告,市体育中心公众移动频道受到外部干扰,目前有异常信号,干扰源不明。”
“指挥中心收到,请监测组做好后台排查,请现场保障团队立即前往处理。”
近日上午,一场无线电管控演练在市体育中心上演。
几名身穿灰色马甲的无线电管理人员,乘坐无线电监测车,向着干扰信号的方向进发。到达定位地点后,他们下车步行,身背、肩扛、手拿无线电侦测设备,寻找信号源。随着信号越来越明显,他们发现,是一扇自动感应门的红外传感器导致的干扰,于是立刻上前进行处理,消除了干扰。
“今天演练的目的,是让信息技术组的同事们熟悉干扰应急流程,快速处理赛时突发状况。”亚运会藤球馆无线电频率主管、市无线电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朱冉说。
前段时间,信息技术组的工作重点,在于排查场馆周边可能存在的干扰隐患,劝阻市民不要使用违规的无线电频率,防止赛时对场馆内造成不可预料的影响。而在临近比赛阶段,他们的工作由外及内,一方面是摸清市体育中心场馆内正常使用的无线电设备情况,对这些设备工作的频率开展保护性监测,防止来自外部的干扰;另一方面就是反复熟悉排查干扰的应急处置流程,不断加快处置干扰源的速度。
在第一场外围无线电干扰处置演练结束后,信息技术组又进行了另一场室内干扰排查演练。在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内,工作人员拿着仪器开展监测,根据屏幕上显示的数据,不断调整位置和方向进行信号源查找。据朱冉介绍,场馆内的无线电干扰比室外的干扰更难侦测,原因是无线电波的传播跟光线类似,封闭的场馆内会出现很多折射、反射的现象,判断干扰源的难度就加大了。因此,信息技术组要不断通过演练来熟悉比赛场馆,熟悉场馆内电波传播的规律,掌握在该场馆内快速找到干扰源的技术。
“市无线电管理局派出了所有技术骨干参与保障,我们还向上级申请,协调了多名江西省无线电管理系统的同志前来支援,以我们目前拥有的技术力量,我们有信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排查消除干扰,保证比赛顺利进行。”朱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