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青年V站志愿者正式上岗
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3-09-06 10:01   

最近,在萧山街头的大街小巷上,随着亚运青年V站志愿者的正式上岗,一道以“虹韵紫”“湖山绿”为主色调的亚运风景逐渐鲜活了起来。

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大门的不远处,一个亚运青年V站正伫立在马路边。与别的青年V站不同,这里的主色调是“宁围蓝”。麻雀虽小,亚运青年V站里准备好的志愿服务用品却一点也不少。矿泉水、充电站、针线包、雨伞,还有装着红花油、碘酒、创可贴等常见药品的便民药箱等等。

“这边的学院会是运动员的训练点,再过去一点就是亚运保障酒店。虽然这边现在人流不多,但等到月中可能就热闹起来了。”志愿者小江便是附近鸿宁社区的居民。他告诉记者,自己不仅参加了“V站”的志愿者工作,也报名了社区的巡逻工作,成了服务亚运的流动力量。

原来,鸿宁社区积极动员社区的志愿者和党员力量,把平安巡防与亚运志愿者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以我们的亚运青年V站为中心向南北各延伸500米,在两个‘V站’中间的交叉点进行折返。”鸿宁社区党支部书记童盈峰告诉记者,“一般志愿者们会带上亚运宣传的小册子、小扇子,一边进行亚运宣传,一边也可以即时为周围居民提供一些如交通指引等服务。”

这样的流动力量,还成了社区居民反映问题的小帮手。

新学期开学,林之语小区的“求知专线”再度上线。巡逻的志愿者们发现,原先为了整治小区门口违停车辆的护栏,现在成了专线停车的“拦路虎”,不仅使等待车辆的孩子们上车不方便,还成了交通短暂的“堵点”。“当时接收到这个意见后,我们立马联系了有关部门来考察,同时商定了解决方案。”童书记告诉记者,利用三天的时间,把原先小区门口的护栏改成了可移动的。“现在看到专线过来,物业保安就会马上来移。公交车便不用停在马路上了。”

小小的改变,解决了问题,也传递了温暖。而这样的温暖在萧山还有不少。

城厢街道东白马湖社区的亚运青年V站就成了市民爱心传递的接力点。当时志愿者庞大姐正在“V站”值班,发现一个小姑娘手里拿了个包在附近转来转去,便上前询问,才知道小姑娘在公共自行车的车篮里,捡到了一个包,里面竟然还有录取通知书。小姑娘自己也着急赶路,不知道怎么处理。庞大姐便让小姑娘放心,并且留下了小姑娘的微信联系方式,以便把这件事的后续告诉她,也让她安心。

收下包后,庞大姐立刻联系社区亚运青年V站负责人。还没等社区联系上,庞大姐看到有另一个姑娘着急赶来找东西,便上前询问,核对了失物内容,把包还给了着急的小姑娘。小姑娘不停地感谢,还让庞大姐有些不好意思。

另一边,在新塘街道罗婆路社区门口,亚运青年V站也是每天准时上线。00后小沈便是志愿者之一。“其实小区这边‘V站’的人流量并不大,但是偶尔也会有些居民过来询问。”小沈告诉记者,上次就有一个路过的老爷爷过来,咨询怎么购买亚运门票。当时因为用语言表达不是很清楚,小沈便陪着老爷爷坐下来,用手机直接演示,一步步地告诉老爷爷。“其实老爷爷上手还挺快的。”小沈表示,虽然这样的事情很小,但也很有参与感,能用这样的方式为家门口的盛会贡献一点力量也挺自豪的。

正是这样点滴的小事,构建起了亚运城市侧最温暖的风景。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王俞楠 通讯员 倪杰超   编辑:陈俊男
返回